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健康科普丨守护健康,科学防控——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

发布时间:2025-04-27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13
分享到:

在众多威胁健康的病原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因其高传染性和对婴幼儿、老年人的潜在危害,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防控重点。本文将带您科学认识RSV,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一、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RNA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人体呼吸道。它不仅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主要病原体,还可能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造成严重威胁。全球每年约有3,300万例5岁以下儿童因RSV感染就医,其中约10%需住院治疗。

二、感染RSV会有哪些症状?
RSV感染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需提高警惕:  
典型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喉咙痛。  
重症信号(尤其婴幼儿、老年人):呼吸急促、喘息、胸部凹陷、口唇发绀、喂养困难或精神萎靡。

若出现上述危险信号,请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三、RSV如何传播?如何预防?
RSV传染性强,可通过以下途径扩散:  
1. 直接接触:与感染者共用餐具、亲吻等。  
2.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释放的含病毒飞沫。  
3. 间接接触: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玩具)后触碰口鼻眼。  
科学预防是关键:  
勤洗手: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洁至少20秒。  
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接触疑似患者时佩戴。  
清洁环境: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物品。  
保护易感人群:避免婴幼儿接触感冒患者,养老机构加强健康监测。  

接种疫苗:2023年起,针对老年人、孕妇的RSV疫苗已在多国获批,建议高风险人群咨询医生。

四、感染后如何应对?  
1.目前尚无RSV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为主:  
- 轻症患者:多休息、多饮水,按医嘱使用退热药或雾化治疗。  
- 重症患者:需住院接受氧疗、呼吸支持或抗感染治疗。  
特别提示:切勿滥用抗生素(RSV为病毒,抗生素无效)!
2.呼吸道合胞病毒虽威胁健康,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能够降低感染风险。在此呼吁:  
- 家长加强儿童健康监测,托幼机构落实晨检制度。  
- 青壮年若出现呼吸道症状,请避免接触高危人群。  

- 社区、医疗机构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护意识。

健康无小事,防控靠大家!让我们从细节做起,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以积极行动保护家人。面对RSV,不轻视、不恐慌,携手共筑健康屏障!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小儿呼吸内科二病区  王亚林

审稿:余丰侠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