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老尿床,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医生,我的孩子老在床上画地图……”
“医生,我的孩子开学就要住校了,还尿床,该咋办呢?”
随着暑假的到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因为尿床而前来就诊的孩子比平时明显增多,有两三岁的小孩,也有十几岁的中学生。
那么,孩子尿床是怎么回事呢?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专家为你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遗尿症?
正常儿童在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如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儿童的比例会减少。到4岁时,大约25%的儿童还会尿床;5岁时,16%的儿童有遗尿症;11岁时,还有5%的儿童有遗尿症,大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以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遗尿症患儿的70%~80%,多有家族史,男:女=2~3:1。继发于糖尿病、尿崩症、泌尿道畸形、膀胱炎、尿道炎、会阴部炎症、神经精神创伤等疾病的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此类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二、夜间尿床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尿床的常见原因有:夜尿量增多、睡眠觉醒障碍、膀胱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环境、遗传、神经发育欠成熟等。
三、孩子老尿床,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尿床的频率
如果偶尔尿床,那么可能是孩子的神经发育还没有完善,不必过于紧张;如果频率已经达到1周2次以上,那么就要记录排尿情况,并带孩子及时去正规医院的泌尿科、肾病内科、保健科或儿童发育行为科进行就诊。
(二)调整作息习惯
建立家庭规律的作息时间,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不再进食,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及食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三)心理行为治疗
家长应帮助孩子在医师的指点下树立战胜尿床的信心,不断强化正向行为和治疗动机,避免责骂、讽刺、处罚,勿过分关注和提醒,应该多一些鼓励,减轻孩子对疾病的心理负担,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四)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
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好习惯,部分家长可以尝试用闹钟唤醒。同时,建议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定时排便,对伴有便秘的孩子,应同时积极治疗便秘。
(五)膀胱功能训练
训练孩子适当憋尿以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孩子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排尿,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六)环境和饮食干预
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加强饮食调整,尽量减少食物添加剂、色素等摄入。
如果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相关检查、诊治。去氨加压素 (desmopressin) 是目前多个国际儿童夜遗尿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大部分的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遗尿报警器也是夜遗尿的一线治疗:识别膀胱已满可以发出信号,叫醒孩子前去排尿。
最后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尿床不是故意的,不能因为孩子尿床而生气,不能因为尿床而惩罚孩子,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孩子尿床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原因,科学治疗。
郑大三附院儿童发育行为科是河南省儿童遗尿症诊治定点单位,竭诚为广大家长和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儿童发育行为七病区 宋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