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25  发布者: 科研办    440
分享到:

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知,现将2025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申报课题应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发展中医药理论,服务健康中原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申报课题应充分反映我省中医药发展特点,符合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实际雷要。研究目标科学合理,研究内容具有先进性,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合规,一般在三年内取得预期的结果。

二、项目类型

(一)局省共建课题

(二)重点课题

(三)普通课题

重点支持探索性研究课题,选题切合临床实际,研究目标明确具体,技术路线设计严谨,易于形成明显优势,计划产出成果清晰实用、容易推广。

全省普通课题计划支持数量为50项,另支持立项不资助课题若干项,纳入普通课题管理。普通课题每项支持额度为4万或列入立项不资助。

三、研究方向

(一)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二)对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的系统整理、挖掘和应用研究。

(三)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主要包括对可靠疗效的常见病、多发病与证候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证候特征形成的病理基础及其演变规律,中医病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以及应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病症的分布规律和病因学研究等。

(四)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优化研究。形成诊疗技术规范,规范辨证方法、合理用药、有效治疗,其重点是对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中医临床使用诊疗技术、综合及应急防治方案等研究。

(五)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未病研究。主要开展对体质状态的辨识规律、干预技术、产品研究,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未病技术标准研究以及技术成果应用研究等。

(六)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主要包括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方法学研究;中医药继承与技术创新等现代方法学研究;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学研究;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研究;中医临床诊疗标准的制修订方法研究;中医临床信息学方法研究;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研究;中药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学研究;中药不良反应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复杂成分与人体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学以及中药信息学方法研究。

四、申报要求

(一)应是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实际主持和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的在职人员。鼓励45岁及以下青年研究者申报。

(二)局省共建课题和重点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普通课题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

(三)具备良好的科研信誉、管理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四)课题申请人主持在研的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含纳入管理课题)不得超过2项,其中重大专项或局省共建课题不得超过1项。省中医药科学院院属研究所“揭榜挂帅”项目按重大专项对待。

五、指标分配

我院可限额申报2普通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择优申报。

六、普通课题及立项不资助课题材料报送要求

(一)《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请书》,课题申报书需明确具体的经费配套比例安排,并制定相应的验收考核指标,作为竞争立项重要依据。

(二)涉及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科研实验室进行。需提供实验室登记证书复印件及实验室主任签名。

(三)除报送附件2申报书外还应同步报送相关科研成果支撑材料(所获奖项、发表文章首页)。

七、材料报送要求

(一)纸质版材料:各申报人将附件2《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请书》及相关科研成果支撑材料一式4份:原则上正文采用为4号字体打印,要求双面印刷,坚版胶装为一册,原则上不超过100页;附件3《申报汇总表》(注意文件中申请人签字处为原亲笔迹签名)。

(二)电子版材料:各申报人将附件2《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请书》及相关科研成果支撑材料附件3《申报汇总表》,要求 word格式,文件名统一为“课题负责人+河南省中医药项目普通课题/立项不资助课题”,发送至科研部邮箱zdsfyky@163.com。

八、截止时间

2025年4月1日之前

九、咨询电话

省卫健委联系人:韩宇孙武 0371-85961296

院内联系人:罗紫予、范梦娜 3020、3021

 


附件1: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的通知及申报指南.pdf

附件2: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请书(模板).doc

附件3:2025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