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科普】警惕小儿心律失常,别让小心脏失去原有的节奏

发布时间:2023-09-26  发布者: 党委宣传统战部    2347
分享到:

2023年9月29日,将迎来第24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相知用心 (USE HEART,KNOW HEART)。这将继续推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助力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持续提升。

很多人认为,心律失常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事实上,由于儿童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等复杂因素,更易发生心律失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小儿心律失常吧。

1.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脏电冲动形成和(或)传导异常。通俗地讲,是指心跳快、心跳慢和心跳乱三类情况。

2. 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常小儿:疲劳、情绪激动、失眠等情况下,常导致心律失常发作。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离子通道病和风心病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引起心脏的离子平衡失调,从而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创伤、手术、心脏导管检查等也可以诱发心律失常。

药物作用: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体内失衡: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也会引起心律失常。如严重高血钾、低血钙等。

3. 小儿心律失常如何早期识别?

小儿心律失常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甚至一些儿童能耐受严重的心律失常,直至严重的心衰才就诊。因此,家长自行发现孩子心律失常的情况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和平常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会主动说心跳快、胸闷、胸痛、眼前发黑等;小婴儿可能会出现哭闹、拒食、呕吐、面色苍白等不典型症状,就要警惕有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

小儿心律失常,在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的不适症状,主要包括心悸、胸闷胸痛、晕厥、乏力、嗜睡等,尤其在突然或持续发作时,症状更明显。

心悸或心慌即主观上能察觉到心跳或感觉心脏在快速乱跳,有时可伴有头晕、胸闷等不适;晕厥即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呼叫时无反应,部分可自行恢复。

有一些心律失常会出现晕厥、抽搐等表现,这些时候都要注意,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在体检时被发现,患儿一般无胸闷、头晕、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旦发现,建议及时就医,协助诊治。

一旦怀疑心律失常,尤其症状发作时,建议立即去医院做一个常规心电图,妥当留存这张心电图,对患儿疾病诊治可能会有重要的意义。

4. 孩子查出心律失常该怎么办?

有的孩子在入园、入学体检或住院治疗时可能心电图会查出心律失常,家长常常会因此感到万分紧张。建议到小儿心血管内科或儿童心律失常专科医生处就诊,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科学对待小儿心律失常,切忌“百度”看病。

5.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生理性心律失常,比如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是不需要干预的。

病理性心律失常,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类型进行处理,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需药物治疗。儿童药物治疗种类繁多,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定时定量服用,定期复诊以便调整药物。

非药物治疗主要有:电击复律、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治疗等。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部分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儿,儿童中射频消融术的初始成功率可超过90%,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有可复发或再发心律失常的可能,因此术后仍需定期复诊。

对于儿童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先天性或心脏手术后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临床相对少见,没有特效药物,往往需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

在世界心脏日到来之际,为全面推动医患双方、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治,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呼吁大众“相知用心”,为早日实现“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健康心脏”的美好愿景而共同努力!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投稿邮箱zdsfy@126.com)



文图:小儿心血管内科 郝海菊 严骋

审稿专家: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