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孕妇课堂丨“吃得多”不等于“吃得好”,孕期科学饮食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5-03-31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24
分享到:
“怀孕了,吃啥都不怕,反正要给宝宝补充营养!”许多准妈妈可能会在怀孕后听到身边人这样说。确实,孕期是一个特别的阶段,很多人都认为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妇就应该多吃。甚至有些准妈妈会觉得,“吃的越多,宝宝就能长得越好。”
那么,这种想法真的是正确的吗?答案是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占比分布在50%~65%、20%~30%和10%~15%较为健康。这意味着饮食搭配要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调整。那么,孕期该如何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确保营养均衡呢?


1.合理增加热量摄入

孕期热量摄入确实需要增加,但并不意味着要过度进食。建议遵循“粗细搭配”的原则,选择粗粮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玉米、小米、荞麦、燕麦等,这样既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又能保证营养丰富。

2.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在粗粮的基础上,可以加入红薯、豆类等食物,进一步优化营养配比,提升整体营养水平。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全谷物、豆类(如扁豆、黑豆)、水果(如苹果、香蕉)和蔬菜(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等。孕期要确保足够的蔬菜摄入,选择新鲜、当季的蔬菜,种类丰富,既能补充维生素,又有助于预防便秘。

3.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

在孕中晚期,孕妇对蛋白质的需求显著增加。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约70g(孕中期)至85g(孕晚期)。孕妇应多从不同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如瘦肉、鱼类、鸡蛋、豆类、奶制品和坚果等。尤其是蛋类和乳制品,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每200ml牛奶大约含有6-8g蛋白质。

4.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

过多的糖分和脂肪摄入会导致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增加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胎儿肥胖,增加分娩难度。因此,应避免过多甜点、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水果摄入也要适度;同时,应尽量避免油炸食物和快餐,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用油,如玉米油、橄榄油等,并定期更换油种。家庭烹饪时最好选择水煮或清蒸方式,避免过度加工,确保营养不流失。

5.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孕期,叶酸、铁、钙、维生素D、碘等微量元素对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叶酸: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应从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推荐剂量为每天400μg,直到孕期前三个月。

铁:铁是预防孕期贫血的关键,铁缺乏会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并可能导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指南建议,孕中晚期应每天增加 20-50g红肉,并每周食用1-2次动物内脏。

钙:钙对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孕妇保持骨骼健康。孕期建议每天摄入1000mg的钙,主要来源有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豆腐和坚果等。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孕妇可以通过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强化牛奶)来补充。

碘:碘对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孕期建议每天摄入230μg碘,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鲜、奶制品和碘盐。

6.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

孕期需要更多水分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适量的水分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孕妇每天应摄入大约1.7L的水,尤其在夏季和运动时要增加水分摄入。同时,应避免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和糖分的饮料,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总结

孕期饮食并不是单纯的“吃得多”,而是要“吃得好”。重点是要增加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同时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此外,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也是孕期健康的关键。通过科学的膳食和生活方式,准妈妈不仅能为宝宝提供最佳的发育环境,还能确保自身健康,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协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4.

[2]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 孕期妇女膳食指南[J]. 临床儿科杂志,2016,34(11):877-880.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 郭静、李鹏云

审稿:刘灵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