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健康科普丨中医专家减重秘笈大放送

发布时间:2025-04-01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586
分享到:

“医生,我每天只吃一顿饭,怎么还胖了?”诊室里,产后妈妈刘女士苦恼地看着鼓起的肚腩,她的经历绝非个案——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重人群已超5亿,有超53%的成年人存在错误的减重行为,因此科学减重刻不容缓。今天带您解锁既符合现代医学、又蕴含中医智慧的减重密码,让健康与苗条兼得。

减重路上的三大“拦路虎”
1.“饿肚子就能瘦”的误区

人体在饥饿状态会启动“生存模式”,基础代谢率下降40%。更危险的是,长期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率下降、肌肉流失、内分泌紊乱,甚至导致后期暴饮暴食,这正是很多人“越减越肥”的元凶。“网红减肥法”的甜蜜陷阱,如生酮饮食、水果代餐等极端方式,可能短期内见效,但临床数据显示92%的人会在1年内反弹。中医体质学说指出,不同体质需个性化方案,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

2.“疯狂运动=快速燃脂”的迷思

长时间不锻炼,突然大量、高强度运动,会让机体难以适应,出现严重疲劳感,体重过重患者过度运动可能导致关节、肌肉损伤,中医认为“过汗伤阳”,反而导致代谢功能下降。建议选择缓慢、平稳而持久的有氧运动,将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的运动强度。

中医智慧的特色解法
体质辨识:你的肥胖类型是哪一类?
-痰湿型:整体松软虚胖、舌苔厚腻,身体困重,腹胀,多是脾虚运化不及的表现;  
-气滞型:多为压力性肥胖、胸胁胀满伴有烦躁易怒等表现;
-阳虚型:喝凉水都胖,平时容易四肢发凉,下肢水肿、代谢低;

-胃热型:以多食、口干、大便干结为主要表现。

看得见效果的“中医黑科技”
1.埋线疗法:长效针刺法

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将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穴位,持续刺激约3周时间,坚持3-6个月,达到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的功效,临床研究显示可使基础代谢率提升18%。特别适合工作繁忙的“996”人群,就像给穴位装上“长效充电宝”。

2.耳穴压豆:随身携带的“食欲遥控器”  
王不留行籽贴刺激耳部的饥点、内分泌点等穴位,通过调节“饥饿素-瘦素”激素平衡,抑制食欲亢进,每日餐前按压3分钟,能有效降低暴食冲动。
3.中药熏蒸:躺着瘦的东方SPA
选取茯苓、薏苡仁、冬瓜皮等利水渗湿中药局部或全身熏蒸,每周2-3次,每次约20分钟,促进体内水分排出,消耗多余能量,可加速皮下脂肪分解。
4.拔罐塑形:研究发现拔罐可以激活“懒惰脂肪”,在腰腹部配合走罐手法,能促进内脏脂肪代谢,有利湿祛痰、降浊化脂的功效,临床数据显示4周治疗后内脏脂肪面积平均减少12.7cm²。经络刮痧,物理版的“脂肪粉碎机”,用牛角梳配合中药精油沿大腿外侧从胯部向膝盖单向推刮,或轻握拳敲击腰部两侧(带脉穴)100-300次,消脂减肥。

5.中医版帕梅拉:运动怕伤腰、膝盖痛,试试这套流传千年的中式运动--八段锦!不伤关节,随时随地练起来,通过“调身、调息、调心”有效改善身体亚健康,调理身体五脏六腑机能。

快来测一测你的中医减重潜力吧
① 捏起肚脐旁3指处,厚度>2.5cm→内脏脂肪超标;
② 晨起舌苔白厚有齿痕→痰湿体质;  
③ 下午小腿明显变粗→水肿型肥胖; 

(符合2项以上建议尽早就诊)

减重不是与身体对抗,而是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美的曲线,是健康生命力的自然流淌。健康减重,我们与您同行!

[温馨提示]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方案需经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邵旭燕

审稿:张勇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