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

声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大鼠标

光标

副屏

帮助

固定

快捷方式

读屏

退出

返回
顶部

健康科普丨关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了解肺结核防治那些“药”事

发布时间:2025-03-23  发布者: 健康教育科    19
分享到:
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 · 科霍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郑重宣布:找出结核病的“罪魁祸首”——结核分枝杆菌!为了提醒大家对结核病的防治重视,每年的这一天被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健康行动!  

肺结核可是结核病中的“大哥大”,占比超过80%,并且是我国法定乙类报告传染病。别担心,今天小药师就来和您聊聊肺结核那些不得不知的“药”事,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不给结核留机会!

1. 结核和肺结核是什么?

提到结核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肺结核”,但其实结核病并不只是肺部的专属疾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能够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占所有器官结核病例的80%~90%。除了毛发和指甲,人体几乎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受到感染。当结核菌侵犯肺、气管、支气管或胸膜时,就称为肺结核,这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结核病类型。

肺结核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局部症状,以及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是最主要的传播源。如果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应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尽早就医检查!

2. 我国结核病现状如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结核病监测数据,并结合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的测算分析,2023年我国估算的新发结核病患者约为74.1万例(相比2022年的74.8万略有下降),估算发病率为52/10万,略低于2022年的53/10万。  

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名第3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6.8%,低于印度(26%)和印度尼西亚(10%)。此外,我国2023年结核病死亡病例估算为2.5万例,死亡率为2.0/10万。对于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我国估算患者数为2.9万例,占全球的7.3%,位列第4位。
3. 药师小宝典——结核病治疗与用药

一旦怀疑患有肺结核,应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但必须严格遵循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的治疗原则,即:

早诊断、早治疗,尽快控制病情;

规律服药,严格遵医嘱,不随意增减剂量;

全程治疗,通常疗程不少于6个月,避免中途停药;

联合用药,合理搭配抗结核药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耐药发生。


常用抗结核药物

1. 异烟肼(INH)

对生长旺盛的结核分枝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但对静止期细菌仅有抑菌效果。

是治疗活动性结核的首选药物。

常见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损害(如周围神经炎)、肝功能损伤。

特别注意:因其结构类似维生素B6,会增加B6的排泄,可能导致维生素B6缺乏。因此,服用异烟肼时需同时补充维生素B6,以减少不良反应。

2. 利福平(RFP)

作用强大,被誉为“最具活性的抗结核药物”,对静止期和繁殖期的细菌均有效。

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

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不适(通常可耐受)、肝毒性(大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

特殊现象:服药后可能使尿液、汗液、痰液、泪液等变为黄色、橙色、红色或棕色,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惊慌。

3. 吡嗪酰胺(PZA)

在酸性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单独使用易耐药,通常与异烟肼、利福平联用,以增强疗效。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严重肝损伤,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甚至肝坏死,因此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其他风险:可抑制尿酸排泄,可能诱发痛风,痛风患者慎用。

4. 乙胺丁醇(EMB)

主要用于初治患者,与利福平、异烟肼联合使用,也可用于复治患者,与利福平、卷曲霉素联合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视野缩小,需定期检查视力。

其他风险:可能引起尿酸增高,因此痛风患者慎用。

服用建议:如发生胃肠道不适,可随餐服用,本品宜一次顿服。

5. 链霉素(SM)

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效杀菌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如听力下降、眩晕)、皮疹。

禁忌:对链霉素有超敏反应史的患者禁用。

温馨提示:抗结核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和药师指导,切勿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耐药结核的发生!!

4. 总结

虽然结核病的发病形势依然严峻,但小药师要提醒大家,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不必过度恐慌!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结核病:  

增强营养,提升免疫力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规律作息,远离传染源 ——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处于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确诊后规范治疗 —— 一旦确诊肺结核,应严格遵医嘱,全程规律服药,避免耐药的发生。  

小药师温馨提醒: 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在规范治疗下都能顺利康复!希望大家掌握正确的防治知识,做好健康“守门人”,远离结核困扰!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邮箱进行删除)

文图:药学部 张家宁

审稿:周建超

编辑:陈劼明

责编:刘芙蓉

审核:鲁美苏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母婴服务热线:0371-66903131

投稿反馈邮箱:zdsfyjkjyk@126.com